《古剑》能否成为国产单机崛起的下一个推进器

上海烛龙新作《古剑》首支预告片一经发布,24小时内横扫B站700万播放量、32万点赞,强势登顶全站热度第四,其爆火不仅印证了玩家对国产精品的渴求,更以实机演示的完成度昭示着一次跨越式的技术突围。基于虚幻引擎5开发的画面中,人物发丝、场景光影与地府牌坊上“奈何桥”的阴刻细节,无不体现引擎性能的充分驾驭。尤其当主角挥舞勾魂笔引动驱魂铃波光,或牛头马面协同作战释放合体技时,粒子特效与动作流畅度已逼近国际一线水准,彻底告别了国产单机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的刻板印象。

small_2238224_1525294.jpg


《古剑》最惊艳的突破,在于对中式志怪美学的重构。玩家化身“黄泉司判”,执掌生死簿穿行阴阳两界,引渡市集灯笼下藏身的荷妖树灵,化解编钟前舞女未了的执念。烛龙将《聊斋》《子不语》的文本基因转化为可交互的幽冥宇宙:牛头马面成为可召唤的“同事”,三刀流脊髓剑客、画皮厉鬼等形象跳脱出神话复刻的窠臼,让玩家真正“活”在东方生死哲学的场景中。这种对本土文化DNA的精准激活,比生硬嫁接西式奇幻更具情感穿透力。烛龙大胆打破前作框架:不称“古剑四”而直接定名《古剑》,象征一场从题材到玩法的归零革命。战斗系统独创“判官逻辑”——驱魂铃震散小怪、轮回镜反弹攻击等神器技能,与角色身份深度契合;召唤亡魂协同作战、触发牛头马面连携技的策略设计,在动作爽感与叙事沉浸间取得平衡。官方明言“非类魂、非开放世界”,转而采用“宽线性”结构,既保留主线密度又赋予探索自由,以低门槛操作兼容多元玩家群体。

small_2238224_1525299.jpg


从《古剑三》以“龙宫皮影戏”震撼业界,到如今《古剑》的引擎与技术蜕变,烛龙始终是国产单机的“守望者”。团队曾坦言:因预算压力,2021年立项后仅能维持预研,直到2024年初获得腾讯投资才正式组建团队。短短两年量产阶段便交出如此答卷,印证了资本加持下国产团队的爆发潜力。


发表评论